纵观鞋履上市企业2018年及今年以来的年轻化业绩表现,普遍仍呈下滑放缓状况,鞋类消费鞋履表明产业仍未走出低谷。集市在这种态势下,疲软鞋履企业意图在商标和渠道上面对消费需求的上市变化做出更准确的调整和适应。
奥康国际业绩下滑,企业布局年轻时尚网购渠道
奥康国际2018年年报显示,转型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30.43亿元,年轻化同比下滑6.70%,鞋类消费鞋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集市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滑39.53%。疲软
年报显示,上市公司目前实施以“奥康”商标为主,企业“康龙”、转型“斯凯奇”及“彪马”等商标为辅的年轻化多商标运营模式,产品主要售卖区域为全国一二三线都市网购中心、商场、专卖店等。其中奥康商标为25-35岁目的消费者群提供中高端商务时尚产品,主要价钱带在299-699元之间;康龙商标定位时尚休闲,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力,主要产品价钱带集中在399-599元之间;斯凯奇商标产品覆盖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包括锻炼鞋、服饰、配套产品等,主要价钱带为399-899元之间;彪马商标产品以休闲和锻炼系列为主,涉及奔跑、蹴鞠等领域,主要价钱带为499-899元之间。
奥康国际称,由于2018年鞋类消费集市总体较疲软,比拼继续加剧,导致主营收益同比跌落7.01%。2019年,公司将入驻大润发、苏果等小区商超,以街店、百货、网购中心、奥特莱斯等进行全渠道布局,并建设新一代“奥康生活馆”终端,布局年轻时尚的网购渠道。
奥康国际201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36亿元,同比下滑15.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13.92万元,同比下滑33.68%。
贵人鸟业绩亏损,主商标营收降低
贵人鸟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28.12亿元,同比下滑13.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6亿元,同比下滑536.01%。
年报显示,公司目前拥有的商标包括“贵人鸟”、“AND1”和“PRINCE”,主要控股子公司名鞋库的主要业务是国际及国内一线知名商标体育产品的代运营、代理售卖及分销,目前代理售卖的锻炼商标包含耐克、阿迪、UA、匡威、NewBalance、李宁、新百伦、斯凯奇、亚瑟士、DC、PUMA等。AND1及PRINCE系公司新引入的国际商标,AND1目前仅开立5家直营店铺,生产以委外加工为主,PRINCE尚未向集市推出具体产品。截至2018年底,贵人鸟商标零售终端数量达2873家,主要处于三、四线都市集市。
贵人鸟称,导致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贵人鸟自主商标当年度售卖收益跌落;二是公司向贵人鸟商标经销商采购集市售卖渠道动力作价1.28亿元计入当期售卖费用,另新增给予经销商的售卖返利费用1.22亿元,导致期末售卖费用大幅增长;三是公司将持有的杰之行50.01%的股权对外转让,造成公司理财亏损1.12亿元;四是对收购名鞋库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9320.32万元;五是存货大幅增长导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6401.04万元。
贵人鸟201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22亿元,同比下滑37.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1.81万元,同比下滑83.66%。
红蜻蜓业绩下滑,产品向“年轻化”转型
红蜻蜓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30.41亿元,同比下滑6.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滑48.61%。
年报显示,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和售卖红蜻蜓商标成人鞋靴、箱包皮具以及电商、儿童用品业务,现有门店共4175家,其中直营门店363家,加盟门店3772家,2018年红蜻蜓电商售卖额约5.63亿元。红蜻蜓称,公司在2018年加大了对网购中心的拓展力度,开设55个Mall店。红蜻蜓称,2018年国内鞋类商品集市需求放缓、比拼加剧,公司营业收益与营业成本较去年分别跌落7.66%和8.05%,其中皮鞋收益跌落5.92%,皮具业务收益跌落16.43%,儿童用品业务因整体战略调整显现28.61%的售卖额跌幅。
红蜻蜓称,公司产品结构开端向年轻化、时尚化、锻炼化转型。男鞋将向年轻锻炼、都市休闲、高端精品调整;女鞋将提升时装和职业女鞋的开发力度;皮具向年轻锻炼、都市休闲、真皮箱包调整。2019年公司将重点推进年轻锻炼、都市休闲、高端精品的产品研发和新生产线的改造,公司将关闭部分低小散的门店,继续加大网购中心渠道的入驻力度,以新的店铺形象、年轻时尚的产品吸引年轻客群。
红蜻蜓201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04亿元,同比降低3.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08.98万元,同比降低20.80%。
达芙妮国际亏损额扩大,继续关店瘦身
达芙妮国际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营业额为41.27亿港元,同比跌落20.8%,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9.94亿港元,上年同期为-7.34亿港元,亏损额扩大。
达芙妮国际称,营业额跌落主要是由于其核心商标业务店铺数目由2017年底的3589个降低26.2%至2018年底的2648个,以及同店售卖下跌,进而导致其售卖额下滑。集团加速关闭亏损店铺,另一方面,集团也试图通过在更时尚的网购中心的售卖渠道增长其集市渗透率,集团在2018年净关闭1016个售卖点,截至2018年底,集团拥有售卖点总数为2820个,包括核心商标业务售卖点2648个及其他商标业务售卖点172个。达芙妮国际提到,2018年电贸易务继续增长其对集团营业额的贡献并维持盈利,集团为线上售卖推出更多专款,并加强与新兴电商及交友平台的协作。
达芙妮国际称,集团在2017年和2018年进行转型,包括清理过季存货,以及关闭亏损店铺,此外,继续调整其商标营销策略,提升年轻人在其消费者群中的占比,年轻消费者的店铺客流量及售卖额逐渐增长。
对于将来的转型规划,达芙妮国际规划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重点关注时尚性及舒适性。集团继续以更时尚的产品及锻炼休闲鞋丰富其产品组合,除了推出新产品外,集团亦将扩大产品种类。
星期六业绩扭亏为盈,继续开商标集合店
星期六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15.32亿元,同比增长1.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3.36万元,上年为-3.5亿元,扭亏为盈。
年报显示,公司目前拥有“ST&SAT”(星期六)、“D:FUSE”(迪芙斯)、“SAFIYA”(索菲娅)、“SATURDAYMODE”、“FONDBERYL”(菲伯丽尔)等自有商标。公司开设商标集合店,售卖公司自有商标、代理商标及第三方商标的鞋、包、配饰等时尚品类产品,另外收购了时尚锋迅、北京时欣等时尚新媒体公司的控股权。公司2018年收购了数字营销公司遥望互联网,自2019年3月起作为子公司并入星期六的合并报表范围。
星期六称,2018年公司继续开设商标集合店“Saturday Mode”,并关闭部分百货商场商标连锁店。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全国开设168家商标集合店,较2017年增长19家,开端转变集合店前期以直营为主的模式,逐步加大加盟集合店的比例。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商标连锁店数为1378个,较2017年末降低211个,主要关闭了部分低效百货商场店。
星期六201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27亿元,同比增长18.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8.27万元,同比增长11.15%。
天创时尚业绩增长,规划提高锻炼休闲品类占比
天创时尚2018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20.52亿元,同比增长18.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28.87%。
年报显示,公司目前主要业务分为两大板块,一是时尚鞋服配饰类业务板块,二是移动互联网数字营销板块。公司旗下拥有六个女鞋商标,包括五个中高端女鞋自有商标“KISSCAT”、“ZSAZSAZSU”、“tigrisso”、“KissKitty”和“KASMASE”,以及代理西班牙中高端女鞋商标“Patricia”。另外,公司推出男装自有商标“型录MUST HAVE”,代理意大利时尚创意商标“O BAG”,并参投国际化设计师商标United Nude(UN)。公司移动互联网数字营销业务主要为小子技术业务,具体包括移动应用分发与推广以及移动互联网宣传的程序化投放。
年报显示,公司线下渠道商标店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共计1925家,包括直营1377家,加盟548家,与去年年末店铺相比,直营店新增店铺91家,加盟店铺净关店93家。天创时尚称,公司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并在2018年启动首条规模化智能生产线并已实现投产。2019年公司规划提高锻炼休闲品类结构占比,并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社群运营模式。
天创时尚201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91亿元,同比增长4.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5.21万元,同比降低48.87%。
华尚观察:鞋履上市企业业绩普遍低迷,欲向“年轻化”转型
纵观在A股和港股上市鞋履上市企业,其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业绩表现普遍仍呈低迷状态。在上述提到的六家鞋履企业中,奥康国际和红蜻蜓2018年营收和净利均同比下滑,2019年一季度继续呈下滑态势;贵人鸟2018年业绩大幅亏损,达芙妮2018年亏损额扩大;星期六和天创时尚2018年业绩相对向好,星期六2018年扭亏为盈,但盈利绝对额较小,远未恢复到亏损之前的清清水平,天创时尚2018年营收和净利均增长,但鞋履业务营收增长基本持平,且2019年一季度净利同比下滑,这两家企业均有多元化板块增厚业绩;另外,哈森股份和千百度等鞋履上市企业在2018年业绩亦录得亏损,哈森股份2018年亏损6237.40万元,千百度则亏损达3.87亿元,公司近日公告贩卖其在2015年买入的英国玩物店Hamleys。
这些鞋履企业目前的业绩状况,总体上反映出鞋类消费集市仍呈疲软状况。宏观金融生态的影响、消费集市需求的变动、集市比拼生态变化以及企业本身经营和转型的具体状况等内外因素“造就”了鞋履企业目前营运表现。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鞋履企业普遍仍在围绕主业在进行调整和适应。比如,很多鞋履企业均在调整产品风格和商标定位,向“年轻化”风格靠拢,增长锻炼休闲风格产品线,来迎合已成为消费主力军的年轻消费者日趋个性和细分的需求,在营销上也更积极采用交友电商等“新零售”手段,在渠道拓展上,更多采用整合收缩的动作,打造时尚年轻风格的集合大店,并更多地向网购中心靠拢。总的来说,业绩下滑的的鞋履企业如果在商标和渠道的调整上能更适应消费集市需求变化,便有可能更快走出转型阶段,在业绩表现上迎来反转和复苏。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