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森:一名中校军官的家国情怀 ——追记火箭军某旅任务规划队原队长邱黄成

 人参与 | 时间:2025-08-20 13:18:39

(图为邱黄成生前参加朱日和沙场阅兵时留影。森名楼诗杰 摄)

2019年6月,中校某地深山的军官记火箭军地下演练场指挥所。

火箭军某旅在实施某重大演习任务期间,家队原队长作战保障营任务规划队队长邱黄成颅内淋巴瘤突发,国情规划倒在了自己的怀追战位上,年仅40岁。某旅

2020年新年刚过,任务我来到了邱黄成所在的邱黄火箭军某旅。

邱黄成的森名战友们向我翻开了他的日志、讲起了他爱国爱家爱军营的中校真情而感人的故事……

(图为邱黄成生前在训练时的留影。王光辉 摄)

志,军官记火箭军越励越坚

2014年6月,家队原队长邱黄成接到命令,国情规划从发射营长调任火力计算站站长。怀追

从主战单位主官变成保障单位主官,连部下心里都明白,调任的结果,是邱黄成的发展宇宙缩小了,于是纷纷窜掇他“想想办法……”

邱黄成的回答是:“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2017 年9月,旅火力计算站改由作战保障营所辖的任务规划队,正营级单位改为正连级单位,邱黄成从营级单位主官变为连级单位主官。

邱黄成的回答还是那句话:“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图为邱黄成生前参加朱日和沙场阅兵时的留影。樊坚 摄)

邱黄成的战友告诉我,1998年3月,新兵邱黄成一心想到战斗班,实现个人意义,不料却被安排到勤务兵岗位。他坚定服从,并在《年终劳动总结报告》中告诫自己:“当兵绝不能讲太多的要求,第一条就是一切服从安排安排。”

2009 年初,张建分配到连队任见习排长,一时跟不上劳动和训练节奏。连长邱黄成从集合列队、劳动讲评到理科带兵、专业技巧,对张建手把手地传、帮、带。10年过后,张建被任命为作战保障营教学员,成为邱黄成的直接带领。上任当天,邱黄成主动来到张建的办公室,向他汇报劳动,同时和他讨论自己对劳动的思索。

张建感慨地对我说,“老连长官越当越小,劳动却越做越好,让我由衷敬佩。”

邱黄成诞生于湖南涟源一个平常的农村家户。学员时代,邱黄成就立志报国卫民,参军入伍;考入军校后,邱黄成立志听党指挥,第二年就入了党;来到火箭军,邱黄成立志逢战必胜。从排长到营长,10年间参加发射导弹45发,发发命中。

邱黄成生前战友、现任作战营营长洪溶骏告诉我,邱黄成的微信名叫“成于专注”。22年来,他从战士、排长、连长到营长,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不管职务怎样变化,始终干好每一项劳动,任劳任怨;他把研打仗当作习惯来培养、把练打仗当作本能来强化、把打胜仗当作生命来看待。

(图为邱黄成生前参加朱日和沙场阅兵的留影。楼诗杰 摄)

22年的军旅生涯中,邱黄成6次变换岗位,次次都是“打起背包就出发”。他在研习笔记中说:“部队是一座山,我是山上一棵小草,不是因为我高,而是因为山高。”

今年6月初,邱黄成在实施实弹发射任务期间显现头疼、低烧,他不顾劝阻,实施完任务又立即投入某对抗演习准备,直到突然病发牺牲。

火箭军某旅政委曹耀生对我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学中,邱黄成以励志、砺剑的一生,“给官兵们上了生动、鲜活的一课。”

(图为邱黄成生前安排政治教学活动时的留影。王光辉 摄)

技,越练越精

邱黄成刚调任原火力计算站,恰逢装备换型,上级规划安排某新型导弹实弹首射,以检验是否具备战备值班才能。面对新装备,官兵们心里没底。邱黄成于是带着大家学课本、背规程、练操作,短短3个月,实弹首射就精准命中预定目的。

2016 年,导弹旅针对提升某专项任务快速反应才能的研发久攻不克,上级将导弹野外待机隐蔽的“瓶颈”问题交给了邱黄成。邱黄成连续2个月跑阵地、画图纸、搞论证,终于研发出集快速伸缩、可靠遮障、融于阵地生态等特点的推拉式伪装大棚方案,随后又研发实际制作,几个月后,推拉式伪装大棚就投入了使用。

(图为邱黄成生前参加考核时的留影。王光辉 摄)

任务规划队技师闵壮壮告诉我,“邱队长对测算导弹数字的要求是实现‘极致’。”

2018年7月的一次紧急演练行动中,指挥所急需一组关键数字作决策支撑。邱黄成按时完成了所有作战数字的计算,但他对速度并不满意,默默地在指挥车里琢磨,一套改善后的计算流程将单架次火力计算速度提升了近1分钟。

2019年6月,一项重大任务展开前,邱黄成三赴西北,辗转近万公里勘察阵地,面对海量数字,邱黄成没有一丝懈怠。保证了6枚新型导弹精准命中。

“这些数字以前都测过,何必每条反复核对?”有人不明白,但邱黄成说,“演练就是打仗,数字就是武器,精准才能确保打赢。”

(图为邱黄成生前参加朱日和沙场阅兵的留影。赵永胜 摄)

训练场上,邱黄成始终持续与实战对接、向打赢对表,反复安排减员操作、临机变化射向等重难点课目训练,他说:“平时能打弹不代表战时能打赢。”2017年,面对多数官兵从事专业不满一年的任务规划队,邱黄成通过“考核式”、“帮带式”训练,短短1个月,全队就通过了作战值班考核认证。

任务规划队技师柴通说,“邱队长身上具有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说起邱黄成测算数字数万条无差错,闵壮壮更是竖起了大拇指,“这种完美来自他对极致的追求。”

在火箭军某旅,我不仅在的旅史馆的“砺剑图”看到了这支部队的辉煌战绩,更感觉到了一股“备战打仗”的紧迫氛围和“能打胜仗”的豪迈气息。

火箭军某旅政委曹耀生告诉我,这支部队“因战而生、为战而建”,官兵们“人在车上、弹在架上”,邱黄成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爱,越久越深

22 年的军旅生涯中,邱黄成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担任排长,他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担任连长,他因技术精湛、紧急排故荣立个人三等功;晋升营,他创新了战法、训法10余项;担任任务规划队队长,他精算测试数万条无一差错。

火箭军某旅部队长夏正新告诉我,“邱黄成队长爱军、爱战友,也爱民、爱亲人。”

(图为邱黄成生前和妻儿的合影。邱家 摄)

邱黄成所在的火箭军曾涌现出杨业功、孟祥斌两名“感动中国”人物。尤其孟祥斌生前和他同年入伍、同年入党、同在一支部队。2007 年11月,孟祥斌舍己救人牺牲后,时任副连长的邱黄成在日志中写道:“孟祥斌就是身边榜样。”

2009年,邱黄成晋升副营职,妻子想让他申请部队公寓房,他告诉妻子:“当年我们买房战友纷纷资助,目前单位公寓房焦虑,我们把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

说起邱黄成逝世前,持续坐轮椅回队送别退伍战士。老兵张洋洋满含热泪;任务规划队技师闵壮壮回忆起队长,更难掩内心悲恸:“有时加班误了饭点,队长请我们吃15元一饭饭碗的牛肉面,他自己却点了8元一份的拌面。”

(图为邱黄成生前留下的部分日志和笔记。刘黎明 摄)

2012 年,邱黄成的家乡栗林村决策修一条硬化路。邱黄成从积蓄中拿出1万元,委托父亲送到村委会。2018 年1月邱黄成的爷爷病倒,他守在爷爷身边照料;劳动之余,邱黄成把戈壁滩上的石头细细打磨成爱心,送给妻子周慧晶,寓意俩人的爱情坚如磐石。“部队和家乡都是家,战友和乡亲都是亲人。”这是邱黄成对妻子说的心里话。

2019年9 月19日,邱黄成“回”到家乡,乡亲们高举“我们接你回家”的横幅,悲迎英烈魂归故里;2019年11月15日,邱黄成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火箭军某基地举行,5名报告团成员的深情讲述,再现了邱黄成朴实无华而又光辉闪耀的一生。

(图为所在基地开展邱黄成先进事迹报告会场面。李松 摄)

火箭军某基地政治劳动部副主任徐德立说,邱黄成用奉献和担当,诠释了他对党、对国度、对民众、对军队的忠诚。

邱黄成先进事迹在网上宣传后,短短几天浏览量突破千万,留言多达10000多条。有网友写道:“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为他点赞。”

顶: 8踩: 7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