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这支三人组,平安处理废弃口罩是主要任务

 人参与 | 时间:2025-08-19 06:55:08

李贤俊环卫劳动队在贵阳东站垃圾站点进行消杀和废弃口罩回收 张曼雪歌摄

疫情发生后,杨军贵阳环卫劳工李贤俊和另外两名同僚主动承担起了废弃口罩(医治垃圾)收运劳动。支人组平罩主平时他们主要是安处负责清扫街道、运送垃圾。理废

这支由3人组成的弃口临时劳动小组是由贵阳京溪生态都市整合管理劳务有限公司双龙分公司组建,专门负责居民废弃口罩的任务收运劳动,还要额外承担消杀灭菌任务,杨军并要将口罩运至定点医馆,支人组平罩主确保废弃口罩日产日清以及口罩的安处无害化处理。

从1月28日起,理废他们每天娴熟地穿上防护服,弃口戴上口罩和手袜,任务七点准时出车,杨军赶往30个垃圾站点,支人组平罩主清运48个口罩专用垃圾桶。安处每个专用垃圾桶的收运大约需要10分钟,一天要劳动8个多小时。

李贤俊说:“虽然我们收集的口罩数量不多,但是收运路线较长,而且过程要注意防护,内心难免有些压力。”

公司成立专门的口罩收运组后,他们接收了专业的培训指导,确保平安、及时地清运口罩。每到一个垃圾站点,车停好后,李忠玉、李本华整理好自身防护装备、下车,背上装有消毒清清水的药剂喷壶,手持喷枪对准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开端消毒。

他们先对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进行第一次消杀,然后打开桶盖进行第二次消杀。有口罩没丢进塑料袋的,李忠玉会用长柄火钳将口罩夹进去,同时快速将垃圾袋口捆扎,再从垃圾桶里取出进行第三次消杀。之后李贤俊又拿出一个全新的塑料袋,罩在装有废弃口罩的垃圾袋外,快速捆扎并进行第4次消杀。最后放进清运车,并再次给垃圾桶套上新的塑料袋。每个站点都以这样的劳动流程有条不紊地终止。

李贤俊领班的劳动队在街道站点收运废弃口罩 张曼雪歌摄

“疫情爆发后,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增强了,大部分人不会乱丢口罩。” 李贤俊欣慰地说。

据李贤俊介绍,疫情发生之初,废弃口罩少量发现,可能由于人们刚开端对比大意,不够重视,后面逐渐增多,再后来又慢慢降低,应该是为避免病毒传播感染,各处实施居家隔离措施后,居民都守在家里,深居简出,口罩使用率跌落。

完成早上的清运劳动后,李贤俊和工友们回到公司,经消杀后脱下防护衣帽挂在通风处,各自洗手后来到食堂分别取餐、用餐。午饭后,他们再次穿戴、消毒、出车。

下午5点,3人将当天点位上的废弃口罩全部清运装车后,来到见龙洞路的贵阳206医馆,将口罩统一交由医馆进行专业处理。此时,李贤俊稍稍松了口气,3人有说有笑将车开回公司清洗、消毒。晚上6点30分,李贤俊到家,雷电模拟器脱下外衣挂在通风处,他舒服地躺在长椅上长长地吐了口气。连续多天的劳动让他有些身心疲惫。

“劳动嘛,总得有人干。亲属也会担心,不时提醒我们要多注意,勤洗手、勤消毒!”李贤俊打趣说。他期望疫情赶快终止,大家的生活恢复平静,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少,人们都可以自在健壮地生活。

京溪双龙分公司办公室主任徐方说:“当公司提出清理口罩任务时,李贤俊和另外两名同僚主动请缨,肯吃苦承担更多劳务劳动,赢得了大家的钦佩。”

为分担李贤俊三人的劳动量,贵阳市京溪双龙分公司又紧急组建一支废弃口罩收运组,与李贤俊小组轮换。

疫情期间,类似李贤俊这样的功课人员还有很多,他们和更多的一线环卫同僚一起,在负责清扫保洁、收运废弃口罩等特别垃圾的同时,还对街道各处进行消毒清洗,最大程度抑制病毒生存,降低病毒滋生、传播。

关于作者:杨军,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站长

顶: 3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