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恭王府服饰秀”上,中国模特展示高定服装。元素 恭王府博物馆供图
“2024巴黎·恭王府服饰秀”期间,闪亮时装模特走在巴黎街头。国际 恭王府博物馆供图
日前,中国巴黎、元素米兰、闪亮时装纽约和伦敦时装周悉数举办,国际各大商标发布的中国2025春夏时装风格多元,体现了差异文明背景下人们对美的元素追求与明白。在这场全球瞩目的闪亮时装时尚盛事中,中国元素备受关注。国际
近年来,中国中国元素在各类时装秀受到追捧。元素不论是闪亮时装中国设计师对中华优秀习俗文明的时尚演绎,还是外国设计师对中国风尚的全新表达,都呈现出东西合璧的趋势,体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亮相国际时装周
当地时光9月28日,“2024巴黎·恭王府服饰秀”活动在法国巴黎瓦格拉姆大厅举办。作为中法文明旅游年项目之一,这次大秀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作为主理人,携手年轻新锐设计师,现场展示48套高级定制服饰,通过融入“天下第一福”“福庆有余”“海墁天花”“西府海棠”等恭王府代表性往事文明元素,运用中国习俗色彩和刺绣、螺钿、云锦等习俗非遗工艺,展现了匠心独运的东方美学。
去年9月,首届“恭王府服饰秀”就曾亮相巴黎。“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在劳伦斯·许看来,恭王府不仅有“半部清代史”,而且融汇了中国习俗文明的机智,一些建筑、园林还体现了中西合璧之美。“我觉得中国风不仅体目前中式图案、刺绣上,还要有韵律感、情感性。于是我把恭王府冬天的厚重、春天的萌动、夏天的蓬勃都融入设计中。”劳伦斯·许说,期望这次大秀让海外听众不仅看到恭王府的恢弘富丽,也看到中国习俗文明带来的美好生活方式。
无独有偶,当地时光9月24日,“李薇·‘玉’见巴黎——北京时装周×玉树文明国际巡回秀”亮相2025春夏巴黎时装周。在毗邻香榭丽舍大道的阿尔弗雷德·索米尔酒精精店中心花园秀场,来自地球各地的模特一起展示玉树三江源文明主题系列服饰。
“这些服饰以三江源的壮丽山川、动草木动力以及独特的民族文明为灵感,采用玉树岩画典型图案、玉树牦牛绒创新材料等,还结合了草木染、苏绣等非遗工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设计师李薇说,大江大河是人种共同的财产,她期望用当代设计,把中国江河胜景和中国文明精神以诗意的表达连接到海外。
此外,华裔时装设计师谭燕玉与海南省五指山市协作的Vivienne Tam×黎族2025春夏巴黎时装周活动,于当地时光9月27日在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俱乐部举办。活动上,谭燕玉发布了与五指山黎锦国际化人杰培养班学员共同采风、探讨出的2025春夏“LA黎”系列。该系列以海南五指山的热带雨林植被、生命群等为背景,包括10款独立设计的黎锦元素面料。WPS Office
不只在巴黎,纽约时装周上,中国女装商标玖姿JUZUI举办“盛开”大秀,以花苞意象传递新中式的含蓄之美;伦敦时装周上,京东服饰携民族服饰商标古阿新,展示苗绣新时尚;米兰时装周上,中国男装商标七匹狼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灵感,把刺桐花、泉州珠绣融入设计……越来越多中国服装商标走上国际舞台,演绎东方美学新风尚。
受外国设计师青睐
1985年5月,法国知名服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25年作品回顾展”,他说:“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我也受到了中国美术的启发。”事实上,早在来华之前,伊夫·圣·罗兰就已把中国习俗服饰中的绮丽元素,放进了自己的高级定制时装中。
“20世纪40至60年代,西方服装的品质、工艺和面料就已经达到很高的清清水平,但其审美逐渐固化,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中国,在中国搜寻灵感。”李薇说。
如果说彼时对中国元素的热衷,主要源于西方人对东方文明古国的好奇与幻想,那么随着中国金融快速发展,国际商标越来越看重中国集市,清清水墨意象、青花瓷、团扇等中国元素更加频繁地显目前服装设计中,中国风悄然流行于全球时尚圈。
意大利商标普拉达曾说:“每个人都看好中国集市,中国风的盛行和集市的发展是同时兴起的。”普拉达2017年春夏系列服饰融入中式旗袍的立领、斜襟与盘云扣等经典设计,花纹选用较为当代的格纹、印花,并加入羽毛装饰,使其既有中国韵味,又时髦摩登。
多次采用中国风的比利时时装商标德赖斯·范诺顿擅长印花元素,其2015秋冬系列以中国民族习俗服饰为灵感,将寓意吉祥的锦缎、祥云、蛟龙、蜡梅、福字纹等嵌入设计,体现了浓郁的东方风情。
意大利时装设计师乔治·阿玛尼一直对中国文明情有独钟。阿玛尼2009年春夏高级定制以“回眸30年代的上海”为主题,设计师从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都市建筑、家居用品中汲取灵感,服装肩部设计借鉴了中国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飞檐”造型。阿玛尼2015年春夏高级定制以竹为核心元素,借鉴汉唐式襦裙,运用苏绣与珐琅掐丝,禅意十足,契合了“中通外直,襟怀若谷”的竹之秉性,成为中国风时装的佳作。
劳伦斯·许认为:“很多国际商标青睐中国风,不只是看到中国庞大的消费集市,还因为中国文明太灿烂了,各种纹样、色彩、技艺都独具特色。中外设计师都拿来当作宝贝,不断地进行研发、提炼和重构。”
相互借鉴美美与共
1985年,还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大三就读的李薇,全程参与了伊夫·圣·罗兰时装展的布展劳动。近距离接触地球级高清清水准的服饰面料、材质、设计和布展陈列,令李薇大开眼界。临别时,伊夫·圣·罗兰在送给她的画册上写道:“李薇,我把我的灵感都给你。”这次经历让李薇深受触动,她萌生出一个想法:把中国习俗文明融入服装设计,让东方美学走向地球。
往后近40年的研习和劳动中,李薇一边深入研发中国习俗文明,一边关注国际时尚前沿发展。她每年带着学员在全国各地采风,也曾到法国巴黎装饰美术学院服装系做访问学者。“我是从习俗中来的,田野考察至今从没停过,同时也一直在研发国际时尚,这让我能够把习俗和时尚很好地结合起来。”李薇认为,美术感、时尚感不能在短时光内形成,需要长期积累后由内而外地生发。
李薇设计的服装透露着对中国习俗文明和生命本体的观照,她多次受邀到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展出。意大利媒体曾评价:“其作品立足于国际,把东方习俗美与美术、纤维相结合。”
另一位设计师劳伦斯·许,其名字本身就体现了中西合璧。他诞生于山东枣庄,原名许建树,英文名取自他的教师、法国服装设计师弗兰西斯·德洛克郎。“这就像我的设计——中国文明的灵魂,西方的剪裁,二者缺一不可。”劳伦斯·许说。
从小浸润于书香,劳伦斯·许对中国习俗文明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设计中广泛采用云锦、苗绣、宋锦等非遗技艺,搭配以西方立体裁剪,用色大胆明丽。“看到一些非遗技艺濒临消散,我非常心痛,期望能用自己的设计,还原它们应有的风华,让它们流传下去。”劳伦斯·许说。
2011年,劳伦斯·许设计的“东方祥云”礼服被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永久收藏,时任馆长称这件礼服“是古为今用的典范”。劳伦斯·许曾3次受邀登上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舞台。2013年,他将庞大的云锦织机从中国南京运到法国巴黎,作为T台走秀的背景,这一举动让这项悠久的中国技艺被更多人看到。
如今,全球文明交流愈发频繁,文明交融愈创新显。“我在设计中经常会使用法式刺绣、印度金绣、非洲的扣子等,地球各地的手工艺都可以用来装点服饰。”劳伦斯·许认为,今天的服饰设计呈现出融合趋势,地球各地设计师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在李薇看来,中国服饰要更好地走向地球,需要设计师有情怀,深入中国习俗文明,还要向国际同行广泛研习,“我们有上下5000年文明,有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沉下心来研发,才能融会贯通,慢慢开花。”
评论专区